2009/08/28

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

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:情緒文盲的悲劇

整部電影隨著June的事業危機起起伏伏,真正的亮點卻是June-Alice這一對老少配苦樂參半的感情生活.電影用溫火慢燉的方式娓娓道來,不像同時代的影片,完全不閃避拉子關係.到最後,你可能同情June這個胖胖的中年女子,將它的壞脾氣擱置一旁;甚至原諒Alice的一點投機性格,因為她只是在有限條件下求生存.連奪人所愛的BBC的女主管Mrs. Croft都有了新時代意義:她可是從有夫之婦轉性,由直變彎.

片中人物互相稱呼的方式混淆了「現實-虛假」的界限.幾乎每個人都稱June為George,只有一直暗戀她的妓女Betty,看到真正的June.每個角色都曾說謊,或是口是心非.差別只在於,有的謊言包裝著冠冕堂皇的修辭,有的像壞小孩的惡作劇.進一步來看,整個電視肥皂劇不就是個超級假象.

據說原始的舞台劇只有二個場景和四個角色,電影劇本承襲舞台劇的風格,節奏較慢,大量對話.靜心來看,它在處理「現實-虛假」相當先進.例如三不五時插入的電視劇片段,像是電影故事的畫外眉批.

June不是你在post-The L Word能看到的女同主角,我們也難得在其他電影中看到這樣的女性主角.她看起來是典型的英國中年婦女,中廣身材,一頭舊式捲髮,老氣的棕灰格子套裝,一開始心神不寧地望著電話.

她在BBC電視肥皂劇Applehurst中飾演小鎮護士喬治姊妹,常常騎著輕型機車往來,個性和藹可親,是劇中頗受歡迎的一員.但是戲演了四年,收視率開始出現疲態,老經驗的June從最近的故事走向意識到電視公司可能要換掉她的角色.

換掉的方式就是賜死,也是全片的劇情所在.但是有比喬治之死更嚴重的事情:June的真實人生跟著被摧毀殆盡.

June終於打通電話,急忙奔回家中.片頭顯示June不斷在石頭小巷裡行走,還沒走完一條就接著另一條.有影評指出,June常在片中推門出去,或走離現場,一直衝撞著周圍環境.

家裡有一個年輕女子,未著胸衣,穿著極短的半透明薄紗上衣,不太像居家服,倒像是睡衣.這個樣式穿在小女孩身上,可以稱她可愛,但穿在大女孩身上,又微微混合一些情色感.客廳滿是她收藏的洋娃娃,如同她本身是個被收藏的真人娃娃.

年輕女子直接稱June為George-她在電視劇裡的名字.年輕女子本名Alice,但被喚作Childie (child like).她們都不用真實名字,用象徵性的符號來取代.

George像男子一樣雙腿大開坐在椅子上.這是她的Butch詮釋.Childie安撫她不要多慮.不明究裡的觀眾第一次見到她們的互動,搞不清楚這不像一般長輩和晚輩之間的關係.

第一個電視片段出現,是一場喪禮.有人感慨去世的女子:"It just seems that she waited long enough." 她好像已期待(死亡)很久.

電影預言喬治之死也是命中注定.


電視公司女助理在一旁說風涼話,死亡和喪禮最近很流行,不曉得誰會是下一個?George明瞭她的暗示,脾氣一上來推門走出攝影棚,不參加劇本排練.

她跑到小酒館喝得醉醺醺.終於喝到滿意,搭計程車回家.

她在路口隨意拉開計程車,看見裡面有兩位年輕修女,突然喜上眉梢,硬是擠進中間.

接著鏡頭俯視路口上的計程車,畫外音傳來車內的騷動.George胡言亂語:小姐們都怎麼消磨時間呢?這真是妳們穿的衣服嗎?......修女緊張的抗議:我要向最高主管機關告妳...司機也看不下去了,開門到後座把George拉出車外.

我們看不到她到底做了什麼,導演透過畫外音用喜劇的手法處理George的毛手毛腳.

第二個電視片段出現George騎著輕機,還叮囑小朋友別忘了為奶奶祈禱.小朋友信心動搖:我們做了禱告,但沒什麼用.

電影中與宗教相關的,對George沒有助益,只弄得更糟.


George回家向Childie發牢騷,Childie安慰道,"Applehurst"不可能沒有她.George另有見解:"Applehurst is more than a village. It's a way of life. It doesn't depend on individuals. 它不只是個小村莊.它自己就是一種生活的型式.不是單靠一個個體."

George除了心煩工作,對Childie的行蹤更是疑神疑鬼,以為Childie和老闆Katz先生搞曖昧.年輕女孩被看得太緊,閒得發慌,一開始沒有完全否認這種可能性.等到被George逼急了,氣得躲到浴室裡.George心生一計,把Childie心愛的洋娃娃 Emmeline拿來威脅,不開門就要扭掉娃娃的頭.

洋娃娃不只是Childie逃避現實的心理投射,電影最後透露,Childie少女時期曾經未婚懷孕,洋娃娃是她小孩的代替品.

George對Childie的處罰方式充滿著SM權力的展現,要她道歉,要她下跪,要她吃掉George的煙屁股....

Childie也知道George是因工作不順藉題發揮:"It's not my fault you're going to lose your bloody stupid job! 讓妳丟了那撈什子工作又不是我的錯."

Childie也很絕,起初痛苦萬分地嚼著煙屁股,後來想開了,改用大啖美食的表情,愉悅地咀嚼.這回換成George臉色大變:"You know, once you've spoilt something...you can never make it work again. 一旦妳破壞了它...它就永遠沒用了"

這句話是個預言.此後George對Childie控制力越來越弱.George客廳的階梯是權力象徵,電影前段,George常常站在階梯上,到了後段,換成Childie站在階梯上.

George生氣地拿起衣服準備出門,Childie知道做錯了,趕緊挽留.她轉頭向房間的方向示意"I thought you... Don't you want to 我以為妳.....妳難道不想"

這段一定要看電影才好意會.Childie示意與George床頭吵,床尾和.她們之間的情欲關係,第一次被證實.

George死鴨子嘴硬,直言不需要Childie,像浪子一樣帥氣地把外套披在肩上而去.

George根本沒走遠,只是走到對面找鄰居Betty散心.Betty是個高級妓女,在自己的房舍經營生意.她從頭到尾用June而不用George來稱呼,是片中唯一能看透「現實-虛假」的界限.

Betty暗地喜歡George,看到她來,曉得她們倆一定是吵架了,趕緊塞個藉口把原來正和George談得起勁的姊妹淘差使出去.

兩個人談著談著便講到George為什麼對"business girls"沒有興趣.George辯解,她不是設定對象,而是追求Love and affection.當然,這時候是看不出George有什麼愛與激情,稍後有一段George剛認識Childie的回憶,就能體會George纖細的情感.

沒多久客人上門找Betty,她本來希望George能留下來等她「辦完事」.George自知無趣,而且氣也消了,想起Childie,決定回家.

Childie一個人躺在床上,燈光微微打在她的臉上.這回換成George向她道歉,趨前擁吻年輕的女孩.Childie從頭到尾沒有說一句話,讓這場言歸於好顯得疑雲重重.

再過一陣子,就在同樣的床,同樣的燈光下,另一個女人也迷上女孩的青春肉體.

第三個電視片段出現George和酒館老闆談論一位孕婦可能會流產.劇中George一派正面思考:流掉小孩可能對病人反而是件好事.

BBC的主管Mrs. Croft突然親自拜訪.觀眾警覺可能與劇本有關.George很鎮定地介紹Childie是她的「室友」,Mrs. Croft亦識相地認同,藝術家需要「同伴」照顧.

女主管很訝異室內擺設樸素,覺得George完全融入劇中人物.她還盛讚George騎著輕機是神來一筆,襯托出角色愉悅性格.這時George卻開了不合身份的葷笑話:"You'd look cheerful too...with 50 cubic centimeters throbbing away between your legs. 如果妳的跨下有個50立方公分的玩意在抽動,妳也會看起來樂透了."

Mrs. Croft一臉尷尬,隨即進入嚴肅的開場白,George越聽臉色越難看.Childie覺得場面不對,立刻送上茶點,大談廚房心得,改變氣氛.可是George並不領情,居然拿起糕點擲向Childie,要她閉嘴.Mrs. Croft不得不出面制止火爆的場面.

第四個電視片段插入.劇中出現婚禮,旁人問起George怎麼一直沒有結婚.她回憶道那個年輕飛官死在柏林戰場上.

編劇也知道演員本人的傾向,順勢維持角色的無性生活了.但在現實中,George-Childie的家庭關係活生生呈現.


搞了半天,Mrs. Croft此行真正目的是傳達教會指控George酩酊大醉,在計程車上騷擾年輕修女.

George發揮搞笑天份,硬是反掰年輕修女攻擊她,還像吸血鬼一樣在她手臂上咬了一口.Mrs. Croft當然不會買帳,要求George寫信向教會道歉.一場主管來訪風波暫告段落.

George的工作危機並未結束.編劇安排George生了一場感冒,一整集沒有出場.George立刻起疑,怒指電視公司要刪掉她.導播好言安慰只是小感冒,後面劇情根本還沒發展.盛怒之下,George再度推門走人,從彩排缺席.

George回家並沒閒著,想到BBC重視民意,一個晚上儘忙著假冒觀眾名義寫信關心"Sister George",想挽留自己的角色.

Childie從臥室走出來,她穿著黑色內衣,展現修長的好身材,與George裹著睡袍的臃腫外型一比,顯示歲月殘酷的差距.

沒多久,Childie穿起衣服準備出門.George卻突然回憶起她們以前在供膳宿舍初識的經過.這是George在片中最柔情的片段.

一開始她靜靜地觀察Childie好幾個星期,沒講過一句話.有一天晚上,Childie用過浴室之後,她接著走進去,站在Childie曾站過的浴墊上,看到鏡子佈滿著霧氣,浴缸還垂涎著水珠,空氣散佈著香皂和滑石粉的味道.她發現Childie遺忘一隻粉紅色的塑膠梳子,梳子上還留有Childie的髮絲.於是,她偷偷地拿走了梳子.....

George突然興致大發,要求Childie留下來不要外出赴約.Childie不願放棄出去玩樂的機會,惹得George火氣又起.

Childie不甘被控制,出言反擊: "I'm not married to you, George.... I don't want to. But you make me. 我並沒有嫁給妳,喬治.....我不想這樣,都是妳逼我的."

這次換成Childie站在權力的上階,George低聲下氣地道歉.接著Childie拿起旁邊橙紅色的外套出門去. George悵然地掛在椅背上,最後難過地哭出來........

這部影片的色調很簡單,不外黑、白、棕色.但是橙紅色屢屢在片中搶鏡頭,常常用來對比George所欠缺的一切特質:例如溫柔、年輕,或是權力.

當然,這一對冤家並非只有吵吵鬧鬧,她們扮成「勞萊與哈台」(Stan Laurel and Oliver Hardy)準備參加女同酒吧的派對.還沒出門,就在家裡玩得不亦樂乎.George在Childie的帽子灑水,Childie拿水壺倒在George的褲子裡.

勞萊與哈台的影片有不少暗示同志關係的笑話,George-Childie扮成他們,也取自一些弦外之音.

最新的劇本剛好送達,"Sister George"感冒康復,再度出現.兩人額首稱慶之餘,Childie不忘提醒George致電Mrs. Croft,為粗俗的言詞致歉.Mrs. Croft正在會議中,George高興過頭,竟然留言邀請她到The Gateways Club 喝一杯.

  • The Gateways Club 是倫敦Chelsea歷史悠久的女同志酒吧,40年代創立時,各色人等齊聚,也是藝術家的聚會場所,更吸引不少男女同志,一直到1967才轉為只限女客.本片在這個酒吧實地取景使它聲名大噪,這篇:The Kings Road, the Gateways Club and 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,介紹這個酒吧與電影的關係,還提到當時的老闆娘和酒保都在片中露臉.1985年9月,酒吧結束營業,原來的綠門改漆成藍門,變成一間倉庫.

導演為當時女同留下難得的真實紀錄,舞池中親蜜的擁舞身影.雖然有些裝扮看來有點過時,但是她們的氣質依然熟悉,像是血液中根深柢固的基因.

George-Childie在現場公開表演,「勞萊與哈台」是個表演裝扮,而非掩飾裝扮.George身為公眾人物,倒沒有因此閃躲女同身份.

Mrs. Croft親自來到酒吧.George以為雨過天青,其實才是山雨欲來.Mrs. Croft環顧四周的臉部特寫顯示幾許玄機.女同酒吧並沒有嚇到她,反而流露幾些欣喜.

George在酒吧遇見穿橙色上衣的老友,兩個人互相調侃裝扮,對方惡毒地說,"it doesn't disguise a thing." George並不是假扮,根本就是胖胖的哈台.橙色上衣在此對比出George的年齡劣勢.

Mrs. Croft與George另外闢室密談,宣佈劇中"Sister George"將因車禍喪命.為什麼要做這樣的安排?Mrs. Croft反問:"Why do some of our nearest and dearest have to leave us? Because that's life. 為什麼有些至親至愛的人會離我們而去? 因為這就是人生."

電視公司直把虛擬的肥皂劇真當作生離死別的人生,卻又不忘把劇情和 Road Safety Week (道路安全週)的應景活動串聯在一起.我想起The L Word把Dana賜死,還不忘假惺惺地宣導乳癌防治.

George領受死亡通知,萬念俱灰之餘對Childie說了一句話:"You called me George then, didn't you? You'll have to get out of that habit. 妳以前都叫我喬治,不是嗎?妳得改掉這個習慣了." 當她不再是George,還能成為什麼呢?

Childie在George離開的空檔,對Mrs. Croft不經意地訴苦,說她因為無處可去,跟著George很多年....Mrs. Croft馬上提議要幫她在BBC找份工作,要她聯絡秘書安排.Childie見風轉舵的心機已昭然若揭.

其實George根本擋不住潮流的轉變,BBC還有更大的計劃:6個節目正在著手劇本,12個節目在規劃.她的角色被換掉只是電視公司的一個小事件.我喜歡電影把背景拉到更大的格局,可惜導演只用到一個場景交待這一點.

她在攝影棚拍攝最後一段戲,依舊耍牛脾氣,躺在地上裝鬼臉,阿Q式地表達抗議.她在錄影前要求Childie陪她一起共進午餐緩和心情,Childie推託不允,令她起疑.離開攝影棚後,便到工廠門口等Childie.導演這時又安排一個橙衣女子推著腳踏車橫過銀幕,像是嘲諷著George.她左等右等不見蹤影,進門一探,發現Childie早已不在工廠.

她回家與Childie又是一陣大吵,質疑對方到底是和什麼人出去約會,以致於沒和George共進午餐.老實說,George對Childie的方式真是無一可取,老是用鄙視輕忽的態度,悲劇性格注定兩人感情失敗.

Childie推說只是以前共事的女同事,還辯解:"Not all girls are raving bloody lesbians. 不是所有的女孩都是瘋狂透頂的拉子." 這句可是石破天驚的台詞,被剪輯到《The Celluloid Closet》紀錄片中.

謎底揭曉,Childie是和Mrs. Croft會面「聊詩」.

George的痛苦常用憤怒的方式表示.她再度離家出走,走到對面Betty的家.

Betty一開門,橙紅色衣服滿溢畫面,令人情何以堪.George是來借一個地方準備痛哭一場.Betty體貼地關上門,讓她獨自靜一靜.她這次真的沒有回家.

George用一貫反叛的態度參加劇組的告別會,擺出一付將要東山再起的架勢.別人問她下一個工作計劃,她佯裝要加入廣告事業.

Mrs. Croft在現場為她引見一個工作機會,在以木偶呈現的兒童動畫中,為戲中擬人化的迪士尼角色Clarabelle Cow 配音.George完全不能接受這樣的安排,當場拒絕.

現在回頭來看劇本,還真有點歷史預言.迪士尼在80年代回攻動畫電影市場,確實是找了不少「過氣」演員來配音,隨著動畫電影回溫,現在當紅演員都願意參一腳來配音.

Childie在告別會上與George會面,看來兩人有一段時間沒有見面.在這樣的公眾場合,George也無法控制火爆情緒,別人都看在眼裡心知肚明.Mrs. Croft急著想保護Childie,男導播兩手一攤不想插手,"我知道George很喜歡那個女孩",言下之意那是她們的家務事.

說到影藝圈內的心照不宣,有二個鏡頭非常傳神.似乎大家曉得George-Childie私底下的關係,當Mrs. Croft攬著Childie秘密離開,劇組二個工作人員帶著看笑話的表情,望著她們離去.


原來,Mrs. Croft帶Childie回家收拾行李,答應提供工作和短期的住宿(還用法文Pied-à-terre).Childie一邊收拾行李,一邊考慮要把二個洋娃娃先帶走.Mrs. Croft幫她把客廳的洋娃娃拿到臥室,看到Childie躺在床上和另一個洋娃娃自言自語,她突然也對著洋娃娃說話,示意她(=Childie)好好睡一下.

洋娃娃和布偶常在電影中代表劇中人意志的延伸,特別是那種說不出口或言行不一致的感情.例如《金枝玉葉》第一集,林子穎尚未表明女兒身之前,顧家明口口聲要和對方保持距離,但是他們手上的布偶卻糾纏在一起.Mrs. Croft向洋娃娃說話,也有異曲同工之妙.

接下有大約五分鐘的情慾場面.Mrs. Croft伸手在Childie的胸前撫摸,Childie推阻了兩次,到了第三次,Childie半推半就把自己的衣服解開,銀幕上可見露點的愛撫.接著,Mrs. Croft手往下伸,Childie因為亢奮弓緊了背脊,鏡頭非常先進地故意往左下斜了45度角,讓這個畫面張力十足.

飾演Childie的女星多次淚灑片場,還能拍出這樣的效果,真是為難她了.


George此時剛好闖入,以為可以反擊回來,結果一記拳打回自己沒有保障的同志關係:
George:What will your precious employers say when they find you had me sacked...so that you could creep into bed with my.....With someone l...
如果讓妳高高在上的老闆知道,妳把我開除掉,是因為妳想上我的床,和我的.....和我的....
Mrs. Croft:With someone you what?
和妳的什麼人啊?

這個平常用字溫文的女人一下子火力全開,罵她被開除,是因為收視率低,沒有人要看年老無趣的演員.說她愛喝酒,脾氣暴燥,失去女朋友根本是活該.最後還不忘補了一句:"Look at yourself, you pathetic old dyke. 看看妳自己,妳這可悲的老拉子."

三個人一起站在階梯上,進行最後的拉鋸戰,George苦苦哀求Childie不要走,質疑Mrs. Croft不可能和她同居.見她沒有反應,竟想用毀滅法,企圖影響Mrs. Croft放棄.

George揭露Childie已經32歲,不再是年輕女孩,而且15歲時未婚生子,當年棄養的女兒現在大到可以對Mrs. Croft打情罵俏.....

這一招是下下策,只讓Childie更堅決地隨著Mrs. Croft離開.

George回到空無一人的影棚,為了宣洩事業和感情的失落,憤而搗毀片場的設備和道具.她看到"Sister George"的棺材,一摸只是個廉價的虛殼:"Even the bloody coffin is a fake. 連撈什子的棺材都是假的."

最後她坐在影棚公園的椅子上,對天無奈地發出呣~的鳴叫,一聲比一聲哀戚.當她不再是"George"便失去了一切,未來只是個可悲的母牛.

參見: 《The Killing of Sister George》幕後故事

2 意見:

Unknown 提到...

看了這篇,有點感觸,拉子伴侶到頭來,還是跟權力脫不了關係哩。

Orange 提到...

這部片的權力變動,只是導演想表達的主題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一定都是如此宰制.我是沒那麼悲觀啦.

 
Creative Commons License
本 著作 係採用創用 CC 姓名標示-非商業性-禁止改作 2.5 台灣 授權條款授權.